nba体育在线直播
雨燕nba体育在线直播
NBA体育在线直播免费观看
nba体育在线直播

高田气囊气数已尽 奔驰等品牌国内再不召回事大了

日期: 来源:nba体育在线直播

  气囊(Air-bag)是安装在汽车上的充气软囊,据说气囊是这样被发明出来的:上世纪一位美国工程师赫特里克因技术差又爱开快车,平均仨月便会出一次重大交通事故,这造成他历任女友不断丧生。。。

  直到1952年他交到一位G罩杯的女孩经历六次事故依然生还。盘问后,女友坦言曾多次接受硅胶隆胸手术。这启发赫特里克设计一种安装在驾乘者前胸的保护设施,隔年他便靠安全气囊获得了专利 。

  1953年8月18日,赫特里克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汽车缓冲安全保护装置(即安全气囊)” 的专利证书。但是推广这项发明却用了20年的时间,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率先在各款汽车上采用了安全气囊。

  随即,美国各家汽车制造商争先恐后地购买这项发明专利,并安装在各自品牌的轿车上,后来又被世界各国列为轿车的主要安全配置,为拯救无数生命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天,气囊已被多数国家规定为必备的车辆被动性安全装置之一。使用在车辆发生撞击事故的瞬间弹出,藉以达到缓冲的作用,保护驾驶和乘客的安全。当然气囊绝对要与安全带两者配合使用,才能得到防护效果。

  一般而言,遭遇到发生碰撞时,能够尽可能的防止乘座人员头部和身体,直接撞击到车辆内部,减少人员伤害程度。根据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调查,气囊的使用得当下,令轿车的驾驶死亡率减少11%,正面撞击则降低30%的力道。虽然气囊不能完全保护乘员生命安全,甚至有一定的概率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引发起不少责难,但仍毋庸置疑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有其防护功能。

  而为何高田气囊又被称为死亡气囊。日本高田集团供应的安全气囊会爆裂金属碎片的问题,会对前排乘客造成安全威胁,据央视报道,高田公司的“死亡气囊”已经在10年的时间内造成了100多人的死伤。

  高田原本是一个经营工业纺织品的家族企业。企业决定进军汽车安全气囊市场,始于本田汽车1985年的新年宴会,本田安全气囊项目负责人小林三郎向高田提议,除了安全带,高田应当涉足气囊产品。几年之后,高田不仅生产气囊的外布,还购买火箭发动机技术,自己生产气囊气体推进剂。气体推进剂,这正是气囊最危险的部分。

  高田在生产的气囊中安装了气体推进剂,这原本是为了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气囊能够更快速地弹出。然而这个推进剂装在了一个个金属片中,真正导致问题的恰恰是这些金属片。

  2009年5月16日,美国一位18岁的女孩儿开着一辆2000年生产的本田雅阁与另一辆车相撞。气囊展开后,女孩儿被气囊中弹出的一个金属片划破颈动脉,导致女孩失血而亡。此后,高田的气囊缺陷问题进入公众视野。

  高田气囊问题不断发生时,高田公司并没有过于重视,继续销量相同材料的气囊,并多次“傲气”地表示“无法确认造成爆炸的最终的原因所在”。

  安全局部门一直怀疑“硝酸铵基推进剂可能起到一定负面作用,是安全气囊的问题所在。但高田并没有为此不再使用硝酸铵,并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材料”。 对于更新后的气囊,配方中依旧含有硝酸铵。

  高田是全世界唯一一家使用硝酸铵作为原料的安全气囊厂商,其主要竞争对手的原材料以硝酸胍为主。实际上,在价格上硝酸胍比硝酸铵贵的多。

  高田气囊其产品几乎涵盖了市场上所有主流汽车品牌,全世界内被召回的汽车总量已经高达1.2亿辆。如果按照现有数据来计算的线起,也就是说出现事故的概率不足五十万分之一。

  其实,相对于在国外被曝光出的二百多起伤害事故,高田气囊在中国算是十分“安分”的,至今未发现任何伤害事故。也正是因为如此,给了一些企业不在中国市场召回的托词,甚至以此为由否认产品缺陷的存在。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共有24家生产者针对高田气囊的安全风险隐患实施召回102次,涉及车型97个,数量达到1059万辆。

  另有5家生产者已对其涉及的全部车辆提出了召回工作方案,近期将向质检总局备案召回计划,涉及车辆126万辆。

  但除上述已经采取行动的29家汽车生产者外,尚有8个生产者仅提出召回小批量车辆用于试验分析,并未提出有效召回措施。

  7月5日,质检总局约谈3家车企,就“问题气囊”要求其尽快履行缺陷召回法律义务,并表示“将依法行政,对相关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坚决予以处理”。如此措辞,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质检总局在此事件上的强硬态度:车企必须召回,而且还必须迅速有所行动。

  此次约谈中,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有关负责人还要求,生产企业对存在的问题格外的重视,切实履行召回主体责任,采取比较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伤害案例的发生。质检总局将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能,依法行政,对相关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坚决予以处理。

  去年年底,质检总局召开的缺陷产品召回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负责人就重点强调了高田气囊所引发的召回问题,并将其列为了“2016年缺陷产品召回典型案例”。

  当时所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25日,尚有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北京奔驰等13家生产者未向质检总局备案相关的召回计划。质检总局当时就督促上述企业采取相关措施,消除消费者行车风险。

  如今,13家生产者中的5家生产者已经提出了召回工作方案,剩余的8家因为迟迟未见“实质行动”,再一次遭到质检总局“点名”。

  据质检总局统计信息数据显示,目前,大众、通用、奔驰3个品牌8个生产者仅提出召回小批量车辆用于试验分析,并未提出有效召回措施。大众品牌经销商介绍,虽然高田气囊问题由来已久,但因目前国内未发生严重性事故,大面积召回更换气囊产生的费用不菲,这也是厂商没大面积召回更换气囊的重要原因。

  其实车企只通过小样本做实验的话,碰不上“问题”的概率显然比碰上“问题”的概率要大得多。

  通用回应:“我们正在积极完善我们的召回计划,并将与国家质检总局密切合作尽快采取对应措”。

  大众官方回应:“正在与相关政府部门就高田气囊问题的解决方案积极沟通。将会就相应措施达成一致并尽快实施”。

  相比轮胎召回,气囊问题产生的召回很复杂,另外费用更高。业内知情人表示,气囊成本是限制厂商召回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虽然高田气囊存在问题但问题并没有显现直接发生故障,有可能厂商给出的方案并不是直接由另外的品牌气囊直接代替高田气囊,因而厂商可能正在研究怎么样更低成本地解决气囊问题。

  高田大面积召回并没有引起国内众多购买的人的重视,更是没有在中国这个汽车大国掀起一丝的风浪。但是,并不意味着车企处理问题时可以忽视中国的消费者,如果剩余的8家生产商再不召回的话,那真是事大了。

  高田的2016财年财报显示,高田销售额为6625亿日元(约407亿人民币),亏损则高达795亿日元(约48.8亿人民币)。此外,高田还要向全球主要汽车厂商赔付8.5亿美元(约57.9亿人民币)。

  高田一步步走向了破产。据日本新闻媒体报道,6月26日,高田公司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同时,其在美国的核心子公司“TK控股”也向当地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

  高田公司将以1750亿日元(约105亿人民币)的价格把座椅安全带、儿童安全座椅等业务转让出售给美国百利得汽车安全系统公司(KSS)。

  作为高田竞争对手的KSS,背后的金主是中国宁波均胜电子。早前均胜电子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其子公司KSS意向购买日本高田,目标资产基础交易对价预计不高于15.88亿美元(约108.66亿元人民币)。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