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描述
城市人口持续不断的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渐严重,更多人将目光投向空中,寻找新型交通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9月23日,以“智能出行、绿色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城市空中交通(UAM)国际发展论坛暨eVTOL技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业内专家、企业家共同探索如何建立更方便快捷、安全的城市空中交通体系。
“要开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航空时代,至少应该有5%的市内通勤和30%的城际交通通过航空来完成。”西北工业大学民航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晨认为,城市空中交通(UAM)是踏入全民航空时代的必经之路。
城市空中交通(UAM),即城市中和城际间用于客运或者货运、安全高效的有人或无人驾驶空中交通工具系统。
在地面上,道路有限,车流量大,交通拥堵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一大困扰。而空中交通可通过城市上空空间,避开地面交通瓶颈,提供更为畅通的通行条件。
如何推动城市交通产生“空中革命”,并抢占市场先机?李晨表示,“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将会成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市场的主流产品。”
eVTOL是指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能够垂直起降的飞行器。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浪潮逐步从汽车行业蔓延到航空业,全球掀起了一股飞行汽车与eVTOL的创业热潮。
地面空间占用少,不依赖枢纽型站点建设,可灵活、密集部署和快速运行,李晨对eVTOL的前景十分看好。“虽然eVTOL是一个新事物,但它依旧扎根在航空业的土壤中。eVTOL的研发、制造、试飞、量产等全流程,依旧是经典的‘制造商-供应商’模式。通航企业将传统民航领域的经验同步‘复制’过来,也能在eVTOL行业形成自己的优势地位。”
“专注于eVTOL飞机研制的初创企业快速涌现,比如亿航、峰飞、御风未来等企业,已逐渐形成较为明确的企业中长期定位和发展规划。”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原副司长、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副理事长廉秀琴欣喜地表示,近几年国内eVTOL主机厂商主流构型相对成熟、关键技术持续突破,促进了基于eVTOL航空器为主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的发展。
eVTOL被誉为“空中出租车”,其使用强度、频次与可靠性也要对标城市中的出租车。
问题在于,短途运输的eVTOL运行频次高,可能一天要飞上十几次、几十次,那么eVTOL是否耐用?能否在经年累月的飞行后,还保持比较高可靠性、较低故障率?
“‘适航审定’很重要,必须要保证eVTOL飞起来安全可靠,才能一步步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国民航大学安全性与适航研究院副院长王鹏也坦言,目前在适航审定上,并没有太多行业前沿经验甚至成熟的标准可遵循。
“eVTOL的发展不仅仅在于产品的研发,更在于整个生态的打造。”航科院适航所所长、无人机适航审定中心主任刘薇薇认为,要建立eVTOL生态圈,推动无人机研发、生产制造、标准制定、适航审定、检验测试、操控培训、运营服务、交通管制等所有的领域的协同创新。
她建议,在eVTOL这个全新的赛道,建立政府研究机构,高校企业联合的研究平台,共同开展eVTOL有关政策和标准的研究。持续解决eVTOL相关领域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难点和问题,制定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法规标准。同时也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国际话语权,将我国的产品和标准推向国际。
eVTOL飞行器作为航空业界的新事物,单独一个或几个eVTOL型号的飞行试验数据,难以支撑适航条例的普适性。
廉秀琴表示,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积极鼓励通航企业形成合力,依托行业协会等平台,在目前标准欠缺的情况下,将企业试验、验证过程中的工作程序、流程、标准形成共识性的团体标准,一同推动行业普适性标准验证文件制定。“之后协会将依托会议平台,搭建城市空中交通与eVTOL专业委员会,鼓励更多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入进来,一同推动城市空中交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