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描述
世人都知道王恩茂将军是新疆的一代名将,却鲜有人知在1962年的一个春日,一封关于克拉玛依石油化工总厂的揭发信,让这位将军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当时正值"左"倾思潮泛滥之际,一个被贴上"政治有问题"标签的知识分子,却在克拉玛依石化总厂担任要职。按照当时的政治氛围,这本该是一件令人忧心的大事。可王恩茂将军在实地调查后,不但没有处理这位知识分子,反而公开支持总厂党委的用人决定。究竟是怎样的揭发信?这位知识分子又有着怎样的经历?王恩茂将军为何会做出如此反常的决定?
1935年,年仅23岁的王恩茂,随着红军长征的步伐,首次踏上了新疆的土地。那时的他,尚不知这片广袤的土地将与他结下半个世纪的深厚情缘。
1949年,王恩茂奉命率领部队进驻新疆。当时的新疆,百废待兴,社会秩序混乱。王恩茂深知,要治理好新疆,首先要了解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小习惯和文化传统。
在进驻新疆的第一个月,王恩茂就做了一件令当地群众感动的事。当时,有一支尔族的艺术团来到军区慰问演出。演出结束后,按照惯例是要举行便餐的。可当时的后勤人员并不了解尔族的饮食上的习惯,准备了不少猪肉菜品。
王恩茂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叫停了原定的菜单,责成后勤人员重新准备符合标准要求的饭菜。不仅如此,他还特意邀请了当地的尔族厨师来掌勺,确保菜品既符合民族习惯,又能让客人吃得可口。
这件小事很快在当地传开,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好感。从此,王恩茂更看重了解各族群众的风俗习惯。他经常深入基层,与各族群众交谈,有时甚至不用翻译,用自学的尔语与群众交流。
1950年冬天,新疆遭遇了罕见的暴风雪。有些边远牧区的牧民被大雪困在了山里。王恩茂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军队携带食物和药品,冒着严寒深入牧区救援。在救援过程中,他注意到一些牧民家里还保留着过去游牧时期的习惯,比如在帐篷里放置特制的木桶用来储存牛奶。
王恩茂没有要求牧民立即改变生活方式,而是尊重他们的传统,同时帮他们改善生活条件。他指示部队帮助牧民修建防风的围栏,加固帐篷,并设法解决牧民冬季储存食物的问题。
1951年,新疆尔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王恩茂在筹备工作中,特别强调要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意愿。他提出,在自治区的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上,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各民族的代表性,让各族群众都能参与到新疆的建设中来。
在处理具体事务时,王恩茂从始至终坚持实地调研的作风。每到一处,他都会仔细地了解当地的民族构成、风俗习惯和实际困难。他经常说:"新疆的事情,要按新疆的真实的情况来办。"
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为他后来处理克拉玛依石化总厂的问题打下了基础。他始终相信,只有深入实际,了解真实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1962年的克拉玛依,正处在石油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座新兴的石油城市,承载着新疆工业化的重要使命。就在这一年的5月,一封署名"为国为民"的揭发信,被送到了王恩茂的办公桌上。
这封信的内容直指克拉玛依石油化工总厂党委的用人政策。信中提到,总厂党委在重要岗位上任用了一名政治有问题的人员。这个人就是章翰龙,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毕业生。信中称,章翰龙在1957年曾因发表不当言论而被划为分子,现在却在总厂担任要职,这是对当时政治纪律的严重违反。
揭发信的出现并非偶然。当时的克拉玛依石化总厂正在进行重要的技术改造。在此之前,总厂的原油提炼效率一直不高,产品质量也难以达到预期标准。章翰龙到厂后,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案,使得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这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样的揭发信通常会引起格外的重视。特别是1957年后,对知识分子的政治审查更为严格。章翰龙的任用,确实触及了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
揭发信中还提到了一个细节:章翰龙来克拉玛依之前,曾在一家小工厂做过普通工人。这段经历被揭发者描述为"避重就轻",认为他是在掩饰自己的政治问题。但实际上,这恰恰印证了章翰龙在困难时期仍然坚持工作的态度。
当时的克拉玛依石化总厂正面临着一个技术难题:怎么样提高原油的二次加工效率。这样的一个问题困扰了工厂很久。章翰龙在解决这一个问题时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他提出的方案不仅考虑到了技术可行性,还格外的注意了本地工人的操作习惯。
在揭发信递交的同一时期,克拉玛依石化总厂刚刚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技术改造。这次改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章翰龙提出的创新方案。改造后,原油的加工效率提高了近30%,产品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
这封揭发信的出现,使得总厂党委的用人决策面临严峻考验。按照当时的政治环境,对这样的问题往往会采取"宁左勿右"的解决方法。但总厂党委坚持认为,章翰龙的技术才能对工厂发展至关重要,他的工作表现也证明了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态度。
正是这封揭发信,促使王恩茂亲自前往克拉玛依,实地了解情况。这次调查,不仅关系到章翰龙个人的命运,更涉及到知识分子政策的正确执行和新疆工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1962年5月下旬,王恩茂来到克拉玛依石化总厂。这次调查,他没有事先通知,也没有要求厂里安排接待。一大早,他就直接走进了总厂的生产车间。
在第三车间,王恩茂遇到了一位尔族老工人阿布都。阿布都是厂里最早的一批员工,对厂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在交谈中,阿布都提到了一件事:去年冬天,一台关键设备发生故障,如果不立即处理,整条生产线都要停产。当时是深夜,章翰龙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现场,带领维修组持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终于解决了问题。
"章工程师不仅技术好,还很关心我们。"阿布都说,"他专门给我们少数民族工人开设技术培训班,用通俗的方式讲解复杂的工艺流程。现在车间里的尔族、哈萨克族工人都能独立操作设备了。"
在化验室,王恩茂看到了章翰龙主持研发的新型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是针对新疆特有的高硫原油特点研制的,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化验室主任展示了一份详细的实验数据,证明这项技术创新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走访过程中,王恩茂注意到车间里贴着很多双语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提示。这些材料都是章翰龙带领技术组编写的,考虑到了少数民族职工的实际的需求。一位哈萨克族技术员说:"以前很多专业术语我们听不懂,现在有了这些双语材料,工作方便多了。"
在职工食堂,王恩茂特意坐在了工人中间用餐。几位老工人向他讲述了一个细节:章翰龙在设计新工艺流程时,经常和一线工人讨论,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有次一个尔族青年工人提出了改进建议,章翰龙不仅采纳了,还把这个工人的名字写进了技术改造方案。
下午,王恩茂来到了技术科。墙上挂着一张图表,记录着近两年来的技术革新成果。其中有十多项是在章翰龙的指导下完成的,每项革新都标注着参与者的名字,尔族、哈萨克族、汉族职工的名字交错排列。
在与工厂党委谈话时,一位委员提供了一份重要材料:章翰龙到厂后,主动申请到偏远的采油区蹲点,和工人同吃同住,研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那里,他学会了用尔语和工人交流,还帮助不少工人子女辅导功课。
傍晚时分,几位退休的老工程师专程来找王恩茂。他们带来了一份技术档案,记录着章翰龙在困难时期主持研发的多项技术革新。这些成果不仅解决了工厂的燃眉之急,还为新疆石化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通过这次深入调查,一个踏实工作、专注技术、关心群众的工程师形象逐渐清晰。这些第一手资料,为王恩茂后续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1962年6月初,王恩茂在克拉玛依石化总厂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座谈会。这次会议没有事先拟定发言稿,也没有按照惯例安排领导讲话。与会人员包括工厂各个层级的职工代表,其中不乏一线工人和技术人员。
会议一开始,一位姓马的尔族老工人就站起来发言。他讲述了1960年冬天的一件事:当时厂里的一套重要设备发生故障,国外专家觉得必须更换整套系统,要消耗大量外汇。章翰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通过改进工艺流程,用国产零件替代进口件。在他的带领下,技术组连续攻关三个月,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
接着,一位退休的哈萨克族工程师拿出了一份厚厚的笔记本。这是他记录的章翰龙教授技术的笔记。在1961年,章翰龙每周都会抽出时间给少数民族职工讲授专业相关知识。为了让大家听懂,他特意请人把术语翻译成尔语和哈萨克语,还绘制了大量通俗易懂的示意图。
一位年轻的尔族技术员也作了发言。他说,1961年秋天,一批新设备到厂后,很多工人对操作不熟悉。章翰龙主动提出编写双语操作手册。他不懂尔文,就请来翻译,一字一句地反复推敲,确保翻译准确无误。最后形成的操作手册,不仅包含了详细的操作步骤,还配有大量图示,方便工人对照学习。
车间主任刘德智带来了一份特殊的记录:1961年夏天,未解决原油脱硫问题,章翰龙带领技术组进行了大量实验。当时正值高温季节,实验室里经常超过40度。章翰龙和组员们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最终研制出了适合新疆原油特点的脱硫工艺。
总厂工会主席提供了一份统计材料:自章翰龙到厂以来,参与培训的少数民族职工超过200人,其中多人成长为技术骨干。在他的建议下,工厂还设立了少数民族职工技术创新奖,鼓励各族职工参与技术改造。
座谈会上,一位分厂厂长讲述了更早的往事。1959年,章翰龙刚到厂时,正赶上一次重大检修。为了不影响生产,检修必须在最短时间之内完成。章翰龙带领技术组制定了详细的检修方案,并亲自参与施工指导。那次检修创下了工厂最快记录,而且质量优良。
在座谈会的最后阶段,工厂党委书记拿出了一份特殊的材料:这是章翰龙历年来的技术档案,记录着他参与的每一项技术革新、每一次工艺改进。这些成果为工厂节省了大量资金,培养了众多技术人才,其中不少慢慢的变成了各族职工的技术骨干。
这场座谈会持续了整整一天,与会者的发言真实具体,展现了一个专注技术、团结各族职工的工程师形象。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为王恩茂处理这件事提供了重要参考。
1962年6月15日,王恩茂向自治区党委提交了一份关于克拉玛依石化总厂技术人员问题的专题报告。这份报告分为三个部分,详细记录了对章翰龙问题的调查过程和处理意见。
报告的第一部分列举了章翰龙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具体贡献。1959年至1962年间,他主持完成的技术改造项目共计15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原油脱硫工艺的改进。这项技术突破使得克拉玛依原油的加工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为工厂创造经济效益超过200万元。尤其是在1961年的技术改造中,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了新型催化剂,使得原油的转化率提高了25%。
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章翰龙在民族团结方面的表现。报告中提到,他主动编写双语技术手册,组织少数民族职工技术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尔族、哈萨克族技术骨干。在他的建议下,工厂建立了民族联合创新小组,鼓励各族职工共同参与技术革新。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工厂的民族团结,提高了少数民族职工的技术水平。
报告第三部分详细说明了对揭发信的核查情况。经查证,章翰龙在1957年确实因为一些不当言论受到批评,但这些言论主要是对技术问题的争论,并非关于政治立场的问题。在此之后,他从始至终坚持在生产一线工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忠诚。
王恩茂在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三个关键事实:第一,1960年克拉玛依石化总厂面临设备更新的困境时,正是章翰龙带领技术组攻克难关,避免了大量外汇支出。第二,1961年的技术改造中,他主动承担最困难的课题,多次带领团队突破技术瓶颈。第三,在少数民族职工技术培养和训练方面,他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为工厂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技术队伍。
报告中还附上了一份详细的统计资料:在章翰龙的指导下,工厂的少数民族技术人员从1959年的12人增加到1962年的47人,技术工人从86人增加到235人。这一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他在促进民族团结、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方面的突出贡献。
针对揭发信提出的问题,王恩茂在报告中明白准确地提出了处理意见:应当实事求是地看待章翰龙的历史问题,充分肯定他的工作成绩,继续发挥他的技术专长。同时,报告建议在全区范围内总结推广克拉玛依石化总厂在用人方面的经验,为新疆工业发展储备更多技术人才。
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是对工厂领导班子的评价。王恩茂指出,工厂党委在用人问题上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考察工作实绩,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尤其是在培养少数民族技术人才方面,工厂采取的措施富有成效,为新疆的工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这就是人间不公!731部队细菌战犯逃回日本后,很多人在医院、学校等公立机构担任要职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韩国被停职的总统尹锡悦躲不下去了,警方开始动线日凌晨,韩国公调处(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开始执行对尹锡悦的逮捕令,2800余名警力部署在总统官邸附近,35名调查官进入总统官邸正门。调查官又一次形成与总统警卫处的对峙。
2024年10月中旬,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到陕西省税务局,将时任局长包东红带走。据在场人士描述,当时正处于上班时间,办公楼里许多人都看见,昔日威风凛凛的“一把手”,失魂落魄地被人带进一辆轿车。包东红被带走的消息,在陕西官场并未引出太多涟漪。毕竟,他来陕西工作仅有4年。
工作电脑私藏64G不雅视频被开除!员工:存了,但没看!赔我41万,还要一路告!
一员工在工作电脑中私存64G的不雅视频和图片结果被公司发现,公司怒将其开除!员工不服:我存了,但没看!公司是违法解除!双方闹至法院,结果会怎么判?一起看案例!事件回顾黄某于2007年7月2日进入上海某公司工作,担任软件测试工程师。
近日,一位女大学生打车去机场,因拒绝司机绕路办私事,在高速上被司机强行赶下车,引发了社会强烈的关注与热议,这名司机也因此遭到了无数网友的指责与谩骂!
不愧是人口大省,就这样的出生率在全国绝对数得着,也幸亏现在的政策好,才会这么“肆无忌惮”的生育,放在80年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